期刊中文名称:阅江学刊
期刊英文名称:Yuejiang Academic Journal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南京
语种:中文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主编:韩璞庚
执行主编:渠红岩
联系人:渠红岩
ISSN号:ISSN1674-7089
CN号:CN32—1802/C
国外发行代号BM4614
国内邮发代号28-406

 

 


本刊特稿

  • 马克思艺术哲学的“关系”哲学重构

    刘方喜;

    以物质生产为原点,以"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与物的自然关系"为两个基本向度,意识形态性艺术、商业化艺术、自由艺术,乃是马克思艺术哲学勾勒出的艺术的三种形态。马克思艺术哲学的"关系"哲学重构,超越了传统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理论框架,突破了单一的艺术意识形态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010年02期 v.2;No.6 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7 ]

阅江论坛

  •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对策分析

    宋林飞;

    2010年世界经济将逐步走出衰退而复苏,我国经济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但外部需求不足、贸易摩擦加剧等因素将带来一定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必须进一步增强发展经济的信心,提高宏观调控能力,增强创新驱动,加大力度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通过实施发展创新型经济、提升第三产业贡献率、调整外向型经济结构、推进绿色增长、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等措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2010年02期 v.2;No.6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0 ]

制造业研究

  • 地方经济结构与制造业增长:来自对比苏浙两省的经验证据

    魏守华;吕新雷;从海燕;

    利用苏浙两省1999年—2007年27个制造行业的面板数据,对比分析地方经济结构(专业化与多样化经济、本地竞争与垄断、FDI与出口)的外部性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样化经济对苏浙两省产业发展有促进作用,专业化经济对浙江省产业发展有促进作用而对江苏省产业发展的影响不明显;本地竞争有利于产业发展,本地企业规模(垄断)对江苏省产业发展有促进作用,对浙江省有阻碍作用;FDI对两省产业发展的作用不明显,而出口有利于产业发展;产业集中对江苏省产业发展有促进作用而对浙江省有阻碍作用;传统的要素投入中,资本对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劳动力投入的作用不明显。

    2010年02期 2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 ]
  • 李约瑟问题、文化基因与中国新型制造业

    袁建辉;

    回顾、比较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介绍李约瑟问题的时代背景。利用对世界制造业中心以及工业革命演进路径的描述,证明了文化基因传承发展的基础意义,并对李约瑟问题进行诠释。借助对新型制造业内涵与框架的陈述分析,提炼发展文化基因的时代先进性特征,从而证明李约瑟问题只是一定历史阶段、一个地区的时代性命题,世界范围内文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文化基因的系统性演化。

    2010年02期 v.2;No.6 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8 ]
  • 基于GM(1,1)模型的江苏制造业能源消耗需求预测研究

    朱晓东;曹杰;

    制造业能源消耗预测能够为各级部门制定能源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针对制造业能源消耗不确定的特点,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GM(1,1)模型,对江苏省1999年—2008年间制造业能源消耗量进行模拟,对模拟结果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检验,并对江苏省2009年—2015年间的制造业能源消耗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GM(1,1)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能源消耗数据,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根据预测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江苏省制造业在"十一五"末期和"十二五"期间的能源对策。

    2010年02期 v.2;No.6 3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4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90 ]

高等教育评论

  • 现代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权力冲突与完善

    戴跃侬;

    现代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体现为高校内部各个不同利益群体的权力配置,以及它们相互间的作用关系。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办学自主权的扩大,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高校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自我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中各种权力之间的相互交织与作用、冲突与协调,都将对学校事业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2010年02期 v.2;No.6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3 ]
  • 我国高等学校决策制度重构的理念与思路

    蔡琼;李明亮;

    在高等教育转型期,高校决策在高校管理中的地位逐渐凸显,高校决策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制度创新,高校内部决策任务重心的转移也必然要求决策体制和路径的适应性转换。为与高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面向社会依法办学的法人实体"的地位相适应,应在考虑我国管理传统、高校管理规律及高等教育法规的前提下,按照分层决策和分类决策并重,健全决策、咨询、执行、监督的决策运行机制,决策主体的多元化、民主化等基本思路重构我国高等学校决策制度。

    2010年02期 v.2;No.6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8 ]
  • 大学文化的特性及功能探论

    韩延伦;

    大学是具有独特文化特性的组织,它的文化特性主要体现为学术性、开放性、人文性以及民族性。基于这些特性,大学文化具有精神品性的引领功能、价值观的导向功能、理想人格的范型定位功能、"教与学场域"的营造功能。

    2010年02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3 ]
  • 高校创新团队知识共享场的培育与评估

    王济干;龚海燕;

    高校创新团队的本质是通过对知识的共享实现知识的增值。从场论的角度出发,高校创新团队知识共享主要由知识价值、成员距离以及团队氛围三个因素构成。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形成了高校创新团队知识共享的工作机理,由此也构建了高校创新团队知识共享评估模型,为评估创新团队的知识共享程度提供了客观依据。

    2010年02期 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6 ]

专题研究:三农中国

  • 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与制度化规则的建构

    吴业苗;

    维系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运行的规则有内生性规则和制度化规则。内生性规则能促使理性农民形成互助合作的自发秩序,但随着农民经济合作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它的低层次规约功能凸显不足,惟有制度化规则才能满足农民更多、更久、更牢固的权益冀望。制度化规则建设需要有政策与法律规范支持,需要政府帮助、指导和协调,还需要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设定具体内容,如民主化、适度干预等。

    2010年02期 v.2;No.6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8 ]
  • 走出幻象:提升农村教师素质的战略选择与出路

    谢延龙;程雷;

    以"大传统"、"小传统"范畴阐释农村教师素质提高的路径选择,展现出两种幻象,即大传统殖民与小传统拒斥。走出幻象,需要采取以"互动论"为基础的农村"本土化"主导战略,并对其实施策略作进一步探问。

    2010年02期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8 ]
  • 文化领导权与文化自觉语境下的农村文化建设

    焦淑军;

    文化领导权理论指出:夺取和稳固政权必须牢牢掌握文化领导权,文化领导权获得的基本前提是民众的同意,依靠的主力军是有机知识分子,文化领导权的获得充满了斗争和妥协。党和政府要在农村区域获得牢固而持久的文化领导权,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就必须牢固坚持AIE建设、培育乡村有机知识分子、再造农村文化自觉和自信,同时在农村文化建设中也要有所坚守和适度退场。

    2010年02期 v.2;No.6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3 ]
  • 构建精英主导下的“三位一体”村治模式

    罗大蒙;周建军;

    任何一个社会都是由精英来治理的。由精英主导村庄治理,并不与"村民当家作主"有必然的矛盾,相反,村治精英引导了村庄民主的发展,而村庄民主实践也为精英的培养提供了舞台。民主的要义并不在于由谁来掌握权力,而在于权力是否用来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并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制约。因此,要保证精英主导下的村庄治理的民主取向,需要构建起村干部、草根志愿性组织以及村民"三位一体"的村治模式。

    2010年02期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0 ]

语言文学艺术研究

  • 《全明词》新补15家59首

    周明初;叶晔;

    从国内所藏图书中陆续辑得38家150多首明词,大部分出自珍稀本古籍,难得一见。现依《全明词》及《全明词补编》体例,整理刊布。此文所刊布为15家59首。

    2010年02期 v.2;No.6 8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9 ]
  • 关于赵翼研究的几个细节问题

    赵兴勤;

    赵翼为清中叶著名文士,近年学界对其研究逐渐走向深入。但是,一些研究论著在文献的征引及诠释上,也出现个别偏颇,笔者偶有发现,试辨正一二。

    2010年02期 v.2;No.6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0 ]
  • 中国古代文学中“桃花源”思想的产生与主题表现

    渠红岩;

    中国文学中的"桃花源"思想源于陶渊明《桃花源记》对理想生活和社会模式的描绘,受其影响,刘晨、阮肇艳遇仙媛的天台山被称为爱情的"桃花源"。在历代文学发展的过程中,文人结合不同的时代条件和自身经历,分别择取"桃花源"的超脱生活和美好爱情主题表达不同的向往和追求。"桃花源"作为一种传统文学题材和意象成为隐居避世和求仙艳遇的文化符号,在后世的诗、词、文、曲中再现着绵绵不绝的生命力。

    2010年02期 v.2;No.6 100-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4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32 ]
  • “今”与“新”——论李大钊的时间意识

    刘岸挺;

    人类创造历史的前提是对于历史的自觉,这种自觉首先表现为科学、进步的时间意识。在李大钊的时间意识里,时间是一维的、向前的,人是时间的主体,人在时间的创造构成了历史和人生;"时间""历史""人生"是三位一体的;"今"和"新"是核心价值元素。李大钊时间观的理论创新性主要表现为,率先提供了现代哲学诠释的"大视域",并将学术研究与民族独立、社会革命结合起来,从而超越了纯学术,为历史变革提供了批判武器。

    2010年02期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6 ]
  • 书写差异:林语堂同一作品在中美的不同策略

    李平;

    林语堂1936年离开上海,开始了30年的海外创作生涯。他连续在美国出版《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瞬息京华》等畅销书,名震一时。但是林语堂的英文写作,早在1927年就开始了,而且有些作品先在中国出版,后在美国再版。通过比较分析这两个文本在文化方面内容的处理差异,探讨林语堂面对不同语境、不同读者时所采取的不同写作策略,以及该策略对当今的华裔文学研究、汉英翻译研究和跨文化研究的意义,可以看出,林语堂的作品在中美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写作技巧上,而非写作题材上。

    2010年02期 v.2;No.6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1 ]
  • 林语堂的翻译家潜质的自然形成和发展

    褚东伟;

    外语能力、母语能力和语际转换能力三部分组成翻译家素质,潜在的还没有转换成文本现实的翻译家基本素质称为翻译家潜质。林语堂在英语和中文方面的造诣以及双语转换能力的形成是其勤奋学习和钻研的结果,其翻译家潜质是自我奋斗过程中自然发展的副产品。林氏经验对于翻译教学和培训工作的启示是:要放弃翻译专业本位主义、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树立专业精神。

    2010年02期 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 ]

探索与争鸣

  • 到位而不越位:驻京办信息传播功能之匡正

    何扬鸣;

    驻京办事处是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在北京的派出机构。作为中央与地方政府间上情下达、下情上诉的信息传播中介与桥梁,传播政务信息、经济信息、"形象"信息已成为驻京办诸多作用中的主要功能。但近年来,其正常的信息传播功能不仅被弱化,甚至被出现的"异化"功能所掩盖:"跑部钱进"、注重政治信息、编织关系网等。根据驻京办事处的历史由来,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驻京办应回归并强化原有的信息传播功能。

    2010年02期 123-129+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 ]
  • 论知识休闲的必然性

    林雁;

    社会进步赋予公众更多的休闲时间,也赋予休闲更多的知识内涵,进步的社会观念推动公众选择高雅的休闲,因此,休闲活动的知识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与其他知识活动都趋向休闲化,提供知识服务的公共场所,也越来越休闲化,而且必定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社会里能够做到真正休闲化,因此,知识活动的休闲化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是全社会成员都享有高度的自由,都能全面发展,并处于高度和谐的社会关系中,这需要通过知识休闲去实现。知识休闲必将成为全社会都享有的生活形态,知识休闲的社会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方向。

    2010年02期 130-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5 ]
  • 网络舆论监督的有效性探讨

    沈卫;

    网络舆论监督自下而上,在"人"、"术"、"势"三大要素的共同作用下,成为当今反腐败的利器,越来越受到民众的青睐。然而,网络舆论监督固有的自在自发的特性使得监督常常处于主体性价值缺位和监督乏力的困境之中。要保证网络舆论监督的有效性,就要通过教化、调控等手段处理好自由与规范的关系,让网络民意从民间走进政府视野、让民间与官方共建反腐败网络阵地、让网络舆论监督与其他监督在现实中形成合力,引导网络舆论监督走上自由自觉的发展之路。

    2010年02期 v.2;No.6 137-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5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1 ]
  • 政治和谐视野下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培育

    李鸣;张强;

    政治和谐构成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指向。培育公民政治参与意识是实现政治和谐的重要手段。政治和谐的内在意蕴促生了政治参与意识的发展;和谐政治文化蕴含着政治参与意识培育的生成要素;政治参与意识的培育体现了和谐发展的运行机制。

    2010年02期 145-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