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面前能否人人平等:量刑差异的驱动因素研究Laws Do Not Discriminate against Anyone: Research on the Driving Factors of Sentencing Disparity
邢景丽;张仲梁;
摘要(Abstract):
借助于中国裁判文书网30个省份贪污受贿行贿罪数据,从量刑个体情节差异视角,通过统计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究量刑差异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量刑差异受犯罪个体是否有前科、是否自首坦白退赃、法院级别、涉案金额、行政级别、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影响。量刑公正需要关注量刑的情节差异,通过将单一的"数额"标准(一元标准)修改为"数额+情节"标准(多元标准),通过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消除地区差异等措施来推动量刑公正和法律公平。
关键词(KeyWords): 量刑差异;量刑公正;驱动因素;贪污受贿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邢景丽;张仲梁;
Email:
DOI: 10.13878/j.cnki.yjxk.2020.05.00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解释》规定,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3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20万元以上不满30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3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
- (2)Caryn D,Teppo F,Stuart K,Roger K,“The Law and Big Data” ,Cornell Journal of Law and Public Policy,vol.27,no.9(2017.09),pp.372-383.
- (3)《美国联邦量刑指南》从1987年实施17年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于2005年裁定该量刑指南违宪,该文件由“强制适用”变为“参考性适用”。
- (4)The 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Written Submission of the 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 on Racial Disparities in Sentencing,Oct.27th,2014,https://www.aclu.org/sites/default/files/assets/141027_iachr_racial_disparities_aclu_submission_0.pdf,Jan.10th,2020.
- (5)Ronald S E,Roger A,“Wojtkiewicz,Difference,Disparity,and Race/Ethnic Bias in Federal Sentencing”,Journal of Quantitative Criminology,vol.18,no.2 (2002.06),pp.190-196.
- (6)Jeffery T U,“Recent Developments and New Directions in Sentencing Research”,Justice Quarterly,vol.29,no.1 (2012.06),pp.22-25.
- (7)Brian J,Stephanie D,“The Power of diversion:Intermediate Sanctions and Sentencing Disparity Under Presumptive Guidelines”,Criminology,vol.50,no.3(2012.08),pp.23-26.
- (8)Byungbae K,Cassia S,Hedberg E C,“Federal Sentencing as a Complex Collaborative Process:Judge,Prosecutor,Judge-prosecutor Dyads,and Dispaprity in Sentencing”,Criminology,vol.53,no.4,(2015.12),pp.600-620.
- (9)Nowacki J S,“An Intersectional Approach to Race/Ethnicity,Sex,and Age Disparity in Federal Sentencing Outcomes:An Examination of Policy Across Time Periods”,Criminology & Criminal Justice,vol.17,no.3,(2016.01),pp.97-116.
- (10)Byungbae K,Xia Wang,“Examining the Impact of Ecological Contexts on Gender Disparity in Federal Sentencing”,Justice Quarterly,vol.36,no.3 (2018.05),pp.467-470.
- (11)Alma C,Crystal S Y,“Judicial Politics and Sentencing Decisions”,Dec.9th,2017,https://scholar.harvard.edu/files/cyang/files/cohen_yang_dec2017.pdf.,Dec.20th,2019.
- (12)“The sentence project,Report of The Sentencing Project to the United Nations Special Rapporteur on Contemporary Forms of Racism,Racial Discrimination,Xenophobia,and Related Intolerance”,Mar.27,2018,https://www.sentencingproject.org/wp-content/uploads/2018/04/UN-Report-on-Racial-Disparities.pdf.Mar.27,2020.
- (13)Camilia S,Disparities in sentencing depending on enthnicity,gender and age,as an outcome result of discrimination within the Swedish legal system:a intersectional analysis,2018年8月,https://muep.mau.se/bitstream/handle/2043/26304/Camilla%20Svensson..pdf?sequence=1&isAllowed=y.Jan.15th,2020.
- (14)孙小迎、李洪欣:《“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辩兼说“同罪”与“同罚”》,《现代法学》,1997年第6期,第108页。
- (15)陈虹伟:《专家建议统一量刑标准》,《法制日报》,2006年第3期,第10页。
- (16)庹继光:《警察犯罪中的“重罪轻判”现象浅析》,《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54页。
- (17)郎贵梅:《同案不同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人民司法》,2009年第10期,第103页。
- (18)张静:《同案不同判的原因及其应对》,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24页。
- (19)周光权:《量刑程序改革的实体法支撑》,《法学家》,2010年第2期,第26页。
- (20)袁家德:《量刑公正的内涵之阐释》,《山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4期,第188页。
- (21)石经海:《刑法现代化下的“量刑”解构——量刑规范化的科学基础探究》,《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第3期,第19页。
- (22)赵廷光:《论量刑原则与量刑公正——关于修改完善我国量刑原则的立法建议》,《法学家》2007年第4期,第44页。
- (23)李杰:《量刑规范化视野下的量刑差异分析——以T市某区量刑差异实证考察为基点展开》,《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年第6期,第96页。
- (24)熊谋林、赵勇、程乙峰:《重考量刑公正与量刑差异——德阳市五个基层法院的定量研究证据》,《犯罪研究》,2014年第6期,第22页。
- (25)林思婷、武敏:《盗窃罪量刑实证研究——以浙江省宁波市2014年539例判决为例》,《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4年第9期,第16页。
- (26)苏惠渔、张国全、史建三:《量刑与电脑:量刑公证合理应用论》,上海:上海百家出版社,1989年,第132页。
- (27)陈杭平:《论“同案不同判”的产生与识别》,《当代法学》,2012年第5期,第27页。董桂武:《故意伤害罪量刑幅度分布实证研究——基于八个地区十六家法院故意伤害罪判决书样本的考察》,《刑法论丛》,2012年第6期,第284页。
- (28)王剑波:《我国受贿罪量刑地区差异问题实证研究》,《中国法学》,2016年第8期,第246页。
- (29)王新环:《量刑程序改革思考——一个检察官的视角》,《刑事司法论坛》,2010年第3期,第126页。
- (30)James J.Heckman Biographical.Dec.8th,2000,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economic-sciences/2000/heckman/biographical/.Oct.8th,2000.
- (31)根据贪污受贿罪和行贿罪的定义,有主动和被动的关系。本研究先以贪污受贿的数据进行研究,行贿罪的数据单独作为后续的研究。特别强调,贪污受贿罪犯罪主体是不同行政级别的国家工作人员。
- (32)后文中根据研究目的、控制变量和实际需要适当调整样本数。感谢李苏宇对论文数据的收集。
- (33)罪前情节作为犯罪实施前的事实状况,主要包括犯罪人的一贯表现、犯罪动机、犯罪的原因(被害人过错或民间矛盾激化等)、犯罪人的基本情况。罪中情节主要包括犯罪行为、犯罪手段、犯罪动机、犯罪的时间和地点等相关事实。罪后情节主要包括行为人自首、坦白、立功等法定情节,也包括行为人赔偿、积极退赃、挽回损失、畏罪潜逃以及被害方谅解等酌定情节。本研究中,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情节因素主要包括自首、坦白、立功等行为。
- (34)涉案金额中美元、港元都按照当前汇率折算为人民币(单位:元),有期徒刑年数都折算为月份,剔除统计中的异常值,剔除“拘役”“死刑”“无期徒刑”(样本中总共4个,不影响占比)的量刑。下同。
- (35)我国《刑法》第67、68 条规定,对于自首或立功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于坦白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36)Wooldredge J,Thistlethwaite A,“Bilevel Disparities in Court Dispositions for Intimate Assault”,Criminology,vol.42,no.2(2015.12),pp.417-430.
- (37)Terance D M,Charles A M,“Racial Differences in Criminal Processing:The Consequence of Model Selection on Conclusions about Differential Treatment”,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vol.27,no.2(2016.12),pp.217-230.
- (38)实际数据的处理中,将立功情节因素归为自首一类,如实回答归为坦白,悔过态度归为退赃。
- (39)陆益龙:《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70页。
- (40)行政五级划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司厅局级、县处级、乡镇科级,各级分为正副职。中央部委的等级即平常大家所说的“国、部(省)、司、处、科”五级。比如,文书中,县民政局长是正科级,县区一级民政局副局长是副科级。县里的局长是正科级,地市的局长是正处级。地方市区统计局局长为正科级,直辖市的区统计局局长则为正厅级。省市级的区、局长就是局级,地级市的区长、局长为处级。省部级一般为省长、省委常委等,司局级一般为司长、地市级的市长书记等,县区级一般为地市级下的县团、局委等,科级一般为县区级下的科、局,街道办事处、乡镇长等,直辖市教育局副局长为副厅级,副省级城市教育局副局长为正处级,地级市教育局副局长为副处级,县级市教育局副局长为副科级。
- (41)级别分为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级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法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法院分院,自治州和省辖市人民法院,县、市、自治县和市辖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法院、县以及县级市人民法院是同一级别。
- (42)李荣:《影响刑事判决的法官情感因素及其制约》,《河北法学》,2008年第4期,第132页。
- (43)《美国联邦量刑指南》从1987年开始实施了17年后,联邦最高法院于2005年裁定量刑指南违宪,量刑指南由“强制适用”变为“参考性适用”。
- (44)胡冬阳:《贿赂犯罪“数额+情节”模式运行实证研究——以J省2016—2017年的判决书为研究样本》,《湖北社会科学》,2017年第10期,第132页。
- (45)袁春湘:《确立案例指导,推动制度完善》,2018年11月18日,http://rmfyb.chinacourt.org/paper/html/2018-11/18/content_145850.htm?div=-1,2020年1月18日。
文章评论(Comment):
|
||||||||||||||||||
|